联系电话:

13814233358

氮化处理工艺分类详解

       氮化处理通过向金属表面渗入氮原子提升性能,其工艺分类多样,各有特点。
       1、气体氮化:这是较为传统的工艺。将工件置于含有氨气的密封炉中,在 480 - 580℃温度下长时间保温,氨气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。它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高、耐磨性好,氮化层深度可控,不过处理时间较长,一般需要几十小时甚至越久,适用于对耐磨性要求高且形状不太复杂的工件,像模具、齿轮等。
       2、离子氮化:利用辉光放电原理,在低压环境中,工件作为阴极,产生离子轰击表面,使氮原子渗入。其优势明显,处理温度相对较低(350 - 550℃),能减少工件变形;处理时间短,效率高;氮化层组织均匀,性能优异。但设备成本较高,且对工件形状有一定限制,适合形状较规则、对变形要求严格的精密零件。
       3、软氮化(氮碳共渗):在渗氮同时引入碳元素,在 520 - 580℃温度下进行。处理后工件表面硬度虽比气体氮化略低,但处理时间大幅缩短,且能形成一定厚度的化合物层,提高耐磨性与抗咬合性,常用于汽车发动机零件、农机具等。
2025/06/13 13:59:24 68 次

上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文档/Related Documents